快讯

  • 教育部: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超8成

    12月21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介绍,经过不懈努力,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学科类培训大幅压减,目前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3.8%,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4.1%。留下的培训机构一部分转为非营利性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不适合转非的将被进一步注销。

    2021-12-21 17:34
  • 美吉姆:实控人解直锟因病逝世

    大连美吉姆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公告称,美吉姆董事会于2021年12月18日收到其实际控制人解直锟家属的通知, 解直锟于2021年12月18日因病逝世。

    目前,美吉姆生产经营活动保持稳定并正常进行。

    2021-12-21 17:33
  • 瑞思教育将于年底前完成境内业务与上市公司、境外资本剥离

    12月1日晚,瑞思教育发布公告称,为更好落实“双减”意见,保证境内培训业务可持续稳定运营,以瑞思体系内管理运营团队为代表的买方与瑞思教育上市公司签署收购协议,由买方收购瑞思教育上市公司境内全部资产。本次交易预计于2021年底前完成。

    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境内运营主体均为内资,以此实现瑞思教育境内业务与上市公司、境外资本剥离。

    2021-12-02 15:46
  •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全体取得行政执法证!依法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

    教育部官网消息,11月30日,教育部举行颁证仪式,为教育部机关首批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执法证的人员颁发证件。教育部机关共68人取得执法证,其中,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的全体同志取得了执法证。


    教育部实现了持证执法人员“零”的突破。这对加强教育系统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特别是落实“双减”工作要求,依法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2021-12-01 17:56
  • 教育部: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

    今天(8月3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秋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情况。目前,除个别地方暂缓开学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将于9月1号安全正常开学。同时,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教育部要求,要下大力气做强做优校内教育,切实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

    会上通报,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


    2021-08-30 16:50

 教培行业观察

想入局思维、编程等赛道,先要迈过这4道坎儿?

产业

教培行业观察

阅读数: 1534

( 0 )

( 0 )

( 0 )

2020-10-23 12:03

image.png


编辑:李子璇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国少儿素质教育赛道迎来巨大政策利好。


此外,中国少儿素质教育行业的消费者年龄为 3-14 岁,受益于“全面二胎”政策的开放,中国少儿素质教育行业潜在用户基数较大。同时,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也为少儿素质教育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背景。


结合头豹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19 年中国少儿素质教育行业研究报告》,我们对该行业面临的几大制约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如下整理:


近年来家长们对儿童素质教育的关注度和投入不断提升,据沙利文数据统计,2014年中国少儿素质教育行业市场规模仅为661.7亿元,但截止至2018年,这一数据增长为1438.2亿元。在行业利好政策的持续推动下,沙利文预测,至2023年,中国少儿素质教育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948.5亿元。

 

图片 1.png


目前,中国少儿素质教育行业集中度较高,行业竞争激烈,参与者包括各赛道的本土教育品牌竞争者,、海外知名教育品牌,以及国内外综合教育企业,细分领域众多,市场高度分散,暂无特大企业出现。


图片 4.png


01

中国少儿素质教育行业制约因素

 

尽管受到国家政策和消费习惯转变的利好,但据报告分析,中国少儿素质教育仍然面临着四大因素的制约,即:线下教育成本较高、师资水平无法匹配消费者所需的交互体验、行业评价体系标准缺失且监管体系尚未完善、教育政策改革对少儿素质教育行业发展带来冲击。

 

1.线下教育成本较高

 

部分细分赛道依然以线下授课模式为主,传统的场地租金、维护费用、人力成本等几大块成本指出仍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报告指出,部分艺术类、体育类、研学类教育项目依赖于场地资源,热门的场馆、区域是同行业竞争者争抢的对象。同时,线下教育的业务量与门店、雇员数量决定了品牌规模,“坪效之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教育机构的发展、影响企业扩张。

 

2.师资水平无法匹配消费者所需的交互体验

 

师资力量和内容质量是教育行业老生常谈的问题,即便燃烧了巨额的广告费,这两者仍然是企业快速扩展后期的重大制约因素。

 

报告表示,教师的施教水平、线下教学环境将决定用户的消费体验,但部分素质教育机构师资力量参次不齐,施教人员面临福利待遇不完善、社会地位不受认可、能力提升不足以及职业发展受阻等多重问题。这导致各赛道教师流动性较大,人员更换频繁。

 

这不仅导致入行门槛低,师资力量差,也进而影响到了内容输出的质量。报告指出,中国少儿素质教育机构产品同质化问题较严重,但师资力量过于单薄并不足以支撑机构自主研发培训教材和课程体系,难以输出标准化的教学内容,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此外,少儿素质教育部分细分赛道的在线授课效果较差,且对于低年龄层的儿童来说,自主完成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少儿素质教育行业还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

 

3.行业评价体系标准缺失、监管体系尚未完善

 

2018 年 8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针对当前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有安全隐患、证照不全、超前培训、超标培训等突出问题需要加强日常监管,规范校外培训市场秩序。

 

报告指出,虽然行业监管政策出台较密集,但尚未形成带有具体惩罚措施的法律条文,对于部分违违规经营的企业震慑力度不大。此外,素质教育众多赛道缺乏相应的评价标准,课程效果难以得到量化。少儿素质教育学习周期较长,但效果较难评估,导致生源下降,影响部分少儿素质教育细分赛道的发展。

 

4.教育政策改革对少儿素质教育行业发展带来冲击

 

政府对校外机构的监管趋严有利于行业的优胜劣汰,升级发展,但也对很多机构造成了一定冲击。其中影响最大的或许是预付费模式。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引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意见》,对少儿素质培训机构的收费标准,费用收取合理性做出了明确规定。规定明确指出企业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报告指出,这将导致部分资金实力欠缺的初创企业面临资金周转困境,一些通过预收费模式寻求规模化扩张的机构将承受较大压力。


02

中国少儿素质教育行业市场趋势

 

随着在线教育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智能化也将是少儿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

 

1.少儿素质教育消费在线化

 

①信息技术发展为教学形式和商业模式带来新的可能

 

图片识别、人脸识别、数据沉淀、VR等技术逐渐进入在线教育市场,不仅为少儿素质教育的教学形式提供给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行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商业模式。

 

根据报告,部分品牌素质教育机构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为学生创建自适应系统,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平台,为教学管理者提供高效的管理平台。硬件设备、在线实时传输技术以及 AI 智能技术的发展驱动在线教育迅猛发展。

 

图片 2.png


②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频出,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12 年,政府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相关利好政策频繁出台,政策红利的爆发推动了公立学校教育信息化和校外在线教育机构的迅猛发展。政府于 2015 年修改了中华民国教育法,将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上日程,旨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与共享,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2017 年,政府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将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积极开辟互联网在线教育新渠道。此外,政府未来将持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

 

2 “人工+人工智能”将更好的为素质教育服务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逐渐加深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育行业长期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报告表示,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老师可以从作业批改,试卷阅读等机械、繁琐的工作中解放。部分教师资源可以回归到更有价值的教育行为中,例如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创造力、学习能力等,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目的。此外,个性化学习、智能学习反馈、机器人远程支教等人工智能技术也将逐渐加深其在少儿素质教育领域的应用。

 

立体化课程是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成果,立体化课程形态结构多元化,课程取向具有多样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课程与教学过程的一体化和连续性。教育机构可以利用体化技术为学生提供课程定制化服务,并且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且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目的性的训练,不断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开启可定义、可测量、可传授的个性化教育模式,教育的中心也将从教师资源转移到学生自身,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对企业来说,教育大数据可以通过个性化、移动化、智能化等新型学习方式获取海量、实时的教育大数据。少儿素质教育机构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挖掘,可以对教育服务提供者、学生等不同受众提供精准画像,通过受众画像为需求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少儿素质教育机构还可以根据受众画像进一步调整企业的资源分布、寻找资源需求,从而实现资源布局的合理化。

 

技术赋能少儿素质教育行业助力行业发展,但人工在少儿素质教育行业的作用同样不容忽略,因此“人工+人工智能”将推动素质教育的收获最大化,成为未来少儿素质教育的最佳解决方案。


没看够?加入早幼教核心群,直接开聊!




群满了?加小编微信

回复“早幼教”关键词,拉您进群


文章来源:幼教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教培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eduguancha01)。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教培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教培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jp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教培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