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停!中公教育完成三年累计业绩承诺,“考公第一股”的红利还能吃多久?
作者 | 李子璇
编辑 | 大橙子
10月13日晚间,中公教育(002607.SZ)公布了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亿至16亿,同比增长226.29%至243.47%;2020 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9亿-13.7亿,同比增长34.22%—42.56%,提前完成了重组上市时的三年累计业绩承诺。
今日一早,中公教育开盘报34.55元,截止10:06分,该股涨10.02%报36.25元,封上涨停板。
今年八月,中公教育发布的2020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中公教育实现营收为28.08亿元,同比减少22.8%;净利润为-2.33亿元,从盈转亏,同比大幅减少147.27%。而在中公教育与亚夏汽车的“对赌协议”中,中公教育承诺在2018年-2020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不少于9.3亿元、13亿元、16.5亿元。
2018年、2019年中公教育分别实现扣非净利润11.13亿元、17亿元,已经超额完成,但今年上半年中公扣非净利润为﹣3.68亿。也就是说,按照其对赌协议,因业绩补偿与累积扣非净利润相关,下半年须至少完成13.35亿元的扣非净利润才可以完成对赌协议。这样的业绩让很多人对其是否能完成今年的对赌业绩承诺存疑。
这次发布的预告为资本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预告中表示,招录考试全面恢复,招生及教学也整体回归正常状态,上半年因考试延期积压的待确认收入在三季度获得部分释放;公司在弥补上半年亏损之后,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依然获得了稳健快速的增长,公司提前完成了重组上市时的三年累计业绩承诺。
中公教育的经营状况如何?
1.高额分红遭问询
今年中公教育2019年年报发布不久,就收到了深交所下发的问询函。
问询函中指出,2018及2019年度,中国中公教育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14.19 亿元、 14.80亿元,占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23%、82%,占当期末可供分配利润的99%、97%。深交所要求中公教育说明该方案是否将造成公司流动资金短缺、是否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及资本支出。
中公教育对此表示,公司具备通过大比例现金分红回报股东及资本市场的能力。现金分红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以预收学费的方式开展业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情况较好。另外,现金分红不会影响公司的资本支出能力。
然而在高额分红的同时,中公教育的短期借款竟高达28.67亿。对此中公教育表示,协议班模式下,公司需要充足的资金以应对可能的退费;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周期性的需要银行借款;部分短期闲置资金用于理财,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新增债务融资不会显著增加公司的财务负担。
但根据2019年年报,公司财务费用高达2.04亿元,同比增长8,181.92%,原因显示主要系金融机构贷款利息支出及收款手续费增加所致。
2.100亿理财、诱导贷款与退费难
根据中公教育2018年12月公告的重组报告书,2017年中公教育的的协议班占面授班营收的比重已经高达73.75%,2020年中公教育发布的半年报中提到,在中公教育的课程中“协议班”占比较高,再加上考试延期,直接影响了上半年的业绩。
协议班是指学员报名时以“不过退费”为前提,先行缴纳报名费用,若未通过考试,则根据签订协议的不同,可100%全额退款或扣除部分学杂费后退还。
今年7月,北京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谨慎选择教育培训机构的消费警示,并点名公示了4家投诉数量较大的教育培训机构名单,中公教育“榜上有名”。
(图片来源:海淀区市场管理区官网截图)
而来自黑猫投诉平台上1600多条针对中公教育的投诉中,“退费难”的情况占大多数。动辄上万的学费对大多数准备考公、考证的学生党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还有在疫情期间管理混乱,反复改变上课形式,或“流程混乱,发生问题就开始踢皮球”等。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平台截图)
此外,中公教育旗下推出的“理享学”产品也存在问题。该产品生成学员不需要花一分钱就可以听课,考试不过则无需支付学费。但有学员在报名后才发现,所谓“不花一分钱”是以学员名义去做贷款,合同内标注的贷款年利率为6.6%,贷款性质为商业贷款。
据WEMONEY报道,很多学员事先并不知道需要贷款,只有在办理入学后才能看到贷款合同,有受访者申请退款,但中公教育方面却因种种理由拖延退款时间,而这段时间内,又有无数学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其提供了充裕的流动资金。
一面是数万元学费退不回来的学员,另一面却是中公教育高额的投资支出。
据财报,2.2018年和2019年,中公教育的投资收益(理财收益和定期存款结息)和利息收入合计分别为1.61亿元和2.62亿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13.99%和14.52%,对近两年的高增长起到不小的作用。而中公教育2018年投资支出171亿,2019年投资支出270亿。
根据其2019年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和2019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分别为176.62亿元和277.7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仅为66.66亿元和101.93亿元,这之间100多亿元的差距几乎可以确定,学员焦急等待的退款都被中公拿去买了理财。
“考公第一股”仍在扩张
2019年2月中公教育上市,2019年营收91.76亿元,净利润18.05亿元,市值从500多亿涨至如今超过2000亿元。被称为“考公第一股”“白马股”的中公教育一直是投资者心中的。
即便在被卷入高额分红和退款风波情况下,中公教育仍然在快速扩张。2020年半年报中显示,报告期内,中公教育直营分布和学习中心增至1104家,覆盖全国31个省市,同比增长57.49%,员工数量增至35209名,同比增长36.90%;授课师资增至13475名,同比增长42.99%;研发人员增至2051名,同比增长51.39%。
尽管遭遇了口碑下滑,还有粉笔公考等价格相对亲民的职业教育机构的追赶,其积累起来的体量仍是赛道中的一头大象,中公教育在考生心中仍然是考公、考证优先考虑的对象。
教培行业观察致力于
最前沿的教育趋势、方法论、经典案例解读。
如果您的项目寻求报道,
或是想要爆料和投稿
添加教培君(微信号):eduguancha01
没看够?加入教培君核心群
直接开聊
文章来源:教培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教培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eduguancha01)。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教培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教培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jp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教培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2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