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东:2021年可以说是高途的第三次创业
9月22日,高途教育科技公司今日发布截至2021年6月30日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第二季度,高途实现收入22.32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35.3%;现金收入26.9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正价课付费人次1,631,000,同比增长4.1%。
但同时,高途教育财报中显示,财报期间公司出现了9.188亿元人民币的净亏损,去年同期则为净利润1863万元。关于净亏损的出现,高途在财报中解释“主要是由于在市场营销活动方面的大力投入,以扩大流量增长及加强品牌认知,以及员工的人数增长及薪酬水平的提高。”
自双减意见公布以来,转型与求变就成为了业内的热议话题,一家企业的现金流是否充裕,将会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转型的成败,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高途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短期投资及长期投资总计54.869亿元人民币,现金流储备可谓充裕。
事实上,近半年高途转型动作相当频繁,5月25日,高途教育宣布旗下成人教育版块“高途学院”更名为“高途在线”,而彼时距离“跟谁学”更名为高途集团仅仅过去33天。此举除了面对监管升温多业务发展的“未雨绸缪”外,也有迫于教育部新规压力下合规调整的意味。
在财报中,高途教育同样提到公司对政策公布后合规调整工作相当积极,并就此以5月28日高途教育关停小早启蒙的动作举例,在此前的内部会议上,高途教育教育创始人陈向东曾在公司内部会议上谈到,自己曾就“新未保法”中关于学龄前教育内容进行过多方沟通,意识到该法规执行将相当严格,公司由此选择将小早启蒙业务关停。
据悉,彼时小早启蒙团队已超过1000人,选择关停无异于自断一臂式的企业震荡,而这也是逐步拉开了监管升温下教培企业大批裁员的序幕。
双减意见公布后,7月28日,高途集团创始人陈向东向公司全员发布内部信,遗憾地提到“非常非常难过,我们不少的小伙伴将不得不离开。”
此次调整,高途集团全国十五个地方中心被砍掉一大半,涉及员工群体近万人。面对如此巨大的裁员成本,与一众暴力裁员、拒不赔偿的同行们相比,高途给出的补偿方案相当厚道——无论是试用期还是正式员工,整体按照N+1方案进行。
2021年是教培产业出现巨变的一年,头部企业的股价自双减意见下发以来纷纷跳水,教育产业的“去资本化”与教培工作的“公益性”被反复强调。
产业震荡背景下,陈向东表示“如果说2014年是高途的第一次创业,2016年是高途的第二次创业,那么2021年可以说是高途的第三次创业。”
这家成立于2014年,初创团队主要来自于新东方教育、阿里、腾讯、百度等大厂的企业,成立后仅一年内获得了高榕资本、中信锦绣、启赋资本等5000万美元A轮融资,彼时的估值已达到2.5亿美金,同年获得了“福布斯2015中国成长最快科技公司”称号。
如今监管法规对K12学科类培训接连落下重拳,陈向东表示高途集团未来将“重点发展成人教育与素质教育”,“作为一名教育人,我们要永远有家国情怀、永远有教育理想,永远坚信教育是无比崇高的伟大事业,我们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未来充满无限信心。”
文章来源:教培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教培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eduguancha01)。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教培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教培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jp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教培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2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