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 教育部: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超8成

    12月21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介绍,经过不懈努力,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学科类培训大幅压减,目前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3.8%,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4.1%。留下的培训机构一部分转为非营利性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不适合转非的将被进一步注销。

    2021-12-21 17:34
  • 美吉姆:实控人解直锟因病逝世

    大连美吉姆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公告称,美吉姆董事会于2021年12月18日收到其实际控制人解直锟家属的通知, 解直锟于2021年12月18日因病逝世。

    目前,美吉姆生产经营活动保持稳定并正常进行。

    2021-12-21 17:33
  • 瑞思教育将于年底前完成境内业务与上市公司、境外资本剥离

    12月1日晚,瑞思教育发布公告称,为更好落实“双减”意见,保证境内培训业务可持续稳定运营,以瑞思体系内管理运营团队为代表的买方与瑞思教育上市公司签署收购协议,由买方收购瑞思教育上市公司境内全部资产。本次交易预计于2021年底前完成。

    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境内运营主体均为内资,以此实现瑞思教育境内业务与上市公司、境外资本剥离。

    2021-12-02 15:46
  •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全体取得行政执法证!依法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

    教育部官网消息,11月30日,教育部举行颁证仪式,为教育部机关首批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执法证的人员颁发证件。教育部机关共68人取得执法证,其中,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的全体同志取得了执法证。


    教育部实现了持证执法人员“零”的突破。这对加强教育系统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特别是落实“双减”工作要求,依法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2021-12-01 17:56
  • 教育部: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

    今天(8月3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秋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情况。目前,除个别地方暂缓开学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将于9月1号安全正常开学。同时,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教育部要求,要下大力气做强做优校内教育,切实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

    会上通报,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


    2021-08-30 16:50

 教培行业观察

“含一对一培训”,北京市教委今天的通报不寻常

产业

教培行业观察

阅读数: 2020

( 0 )

( 0 )

( 0 )

2021-08-30 16:42

89日,首都教育消息,北京市教委于近日印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近期检查校外培训机构发现问题的通报》,此次通报内容发现的主要问题为无证办学与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37ee1e97434034171a214deed53596d9.png


值得注意的是,通报中特意提到检查对象“含一对一培训”,且首次晒出对无证从事学科类一对一辅导个人经营者的处罚。

 

登记在册的培训机构均具备固定的经营场所,即使是资质不全的辅导班通常也都有醒目的门脸与招牌,而一对一培训场所不固定且招生信息相对隐秘,因而很多人认为,一波接一波的行业整顿就是在折腾甚至消除明处的机构,而那些藏在“暗处”的小黑机构或个人,却继续安安稳稳,甚至能由此获得更多收益。


真的如此吗?“地道战”真的安全吗?


无处不在的家长举报

 

不见得。


否则,那个在咖啡厅搞培训的老师就不会被查处,第三只眼无处不在,逃得了监管部门的排查,却逃不出悠悠众口。


除北京市教委通报在咖啡厅授课的龚某外,近日来另有多起家长举报导致机构被查处的案例。


85日,安徽含山“踹门查补课”事件


涉事个人/机构:贾某,无证培训教师;贾某所在的、妻子王某为法人的机构“含山青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举报者:住宅小区邻里

 

查处原因:疫情期间聚众办学,规范当地规定;无证办学、假期学科培训,违背“双减”指示;屡教不改,上午收到警示,嘴上答应却继续办学。

 

处置方式:“老师”贾某既非在职教师、也无教师资格证。县相关部门对该机构及有关人员违法违规行为已立案调查。(最新通报)


727日,同在安徽,“在职教师别墅补课”事件


涉事个人: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教师吕某某。

 

举报者:多位家长举报(非接受补课学生家长)

 

查处原因:在职教师有偿补课。

 

处置方式:撤销教师资格,其他处罚未明。


近日(具体时间不明),沈阳,某学生家长在孩子中考成绩公布后将考前为孩子补习的教师举报


举报者:接受补习孩子的妈妈。家长让孩子补课时用手机录音,并留存转账费用截图,作为举报证据。

 

查处原因:在职教师有偿补课。

 

处置方式:退还补习费用9000元,另外赔偿家长2000元,记处分一次。

 

题外话:安徽两位老师被查处,尚无异议,沈阳家长这波“仙人跳”,可真是匪choubuyaolian……


举报机制下,信任感难以持久建立


双减快速落地,各地陆续发文停止暑期学科类辅导,但补课提分的需求仍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客观存在,线下一对一需求量猛然暴增,连带着收费也水涨船高,我们的读者中也有很多老师提到不行就去做一对一家教,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街坊邻里、陌生“有心人”都可是揭发检举的操刀者,就连自己的学生家长都可能一招“仙人跳”,反手把给自家孩子补课的老师给举报了。


同时,各地在陆续的双减意见落地措施中,都提到要完善举报机制,拿84日陕西省教育厅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文件为例,在加强督导检查一条中,强调“要通过多种渠道公布举报电话,对举报线索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查处。”


如此高压的整治环境下,类似“沈阳家长孩子中考结束反手举报辅导老师”的情况,恐怕也会渐渐增多。


另一方面,尽管前有黑龙江在行业整治文件中提到“一对一学科辅导不在整治之列”,但就绝大多数省份落地措施来看,黑龙江现阶段的宽松政策也仅是孤例。


一、明确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范围。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学科类培训包括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科学(或生物、物理、化学)。对涉及以上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

 

二、以非班次、一对一的形式开展学科类辅导不在本次整治行动范围内。

黑龙江省教育厅规范整治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旦被举报,正值行业整顿高压时期,后果将非常严重。


公办校在职教师有偿家教,一个举报,学费退回、被处分甚至开除;非公办校教师被举报后学费同样会被要求退回,手里的教师从业资格证是否会由此产生问题尚无先例;如果你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还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一对一补课,一个举报,退回学费后还可能因为非法办学遭受处罚。


教一百个没出事,被一个举报以后私下开设一对一辅导的老师就不会再对不熟的家长信任了。毕竟和钱比起来,稳住铁饭碗才是要紧的,“铤而走险”外出做一对一,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


而北京作为双减意见试点城市之一,此次在通报内容中特意强调处罚对象“含一对一培训”并公布对个人的处罚,也在传递一个信号:一对一辅导并非能在整治行动中独善其身。


一面是政策,一面是可能“有猫腻”的家长,学科家教“一拍即合”似乎很难了。


文章来源:




版权声明:转载教培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eduguancha01)。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教培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教培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jp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教培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