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 教育部: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超8成

    12月21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介绍,经过不懈努力,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学科类培训大幅压减,目前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3.8%,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4.1%。留下的培训机构一部分转为非营利性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不适合转非的将被进一步注销。

    2021-12-21 17:34
  • 美吉姆:实控人解直锟因病逝世

    大连美吉姆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公告称,美吉姆董事会于2021年12月18日收到其实际控制人解直锟家属的通知, 解直锟于2021年12月18日因病逝世。

    目前,美吉姆生产经营活动保持稳定并正常进行。

    2021-12-21 17:33
  • 瑞思教育将于年底前完成境内业务与上市公司、境外资本剥离

    12月1日晚,瑞思教育发布公告称,为更好落实“双减”意见,保证境内培训业务可持续稳定运营,以瑞思体系内管理运营团队为代表的买方与瑞思教育上市公司签署收购协议,由买方收购瑞思教育上市公司境内全部资产。本次交易预计于2021年底前完成。

    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境内运营主体均为内资,以此实现瑞思教育境内业务与上市公司、境外资本剥离。

    2021-12-02 15:46
  •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全体取得行政执法证!依法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

    教育部官网消息,11月30日,教育部举行颁证仪式,为教育部机关首批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执法证的人员颁发证件。教育部机关共68人取得执法证,其中,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的全体同志取得了执法证。


    教育部实现了持证执法人员“零”的突破。这对加强教育系统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特别是落实“双减”工作要求,依法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2021-12-01 17:56
  • 教育部: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

    今天(8月3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秋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情况。目前,除个别地方暂缓开学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将于9月1号安全正常开学。同时,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教育部要求,要下大力气做强做优校内教育,切实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

    会上通报,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


    2021-08-30 16:50

 教培行业观察

“IT培训第一股”达内退市,少儿编程业务能否再次让它起飞?

产业

教培行业观察

阅读数: 2323

( 0 )

( 0 )

( 0 )

2021-05-08 09:22

达内宣布达成私有化协议,弥漫一年的“退市危局”终成现实。

 

4月30日,美股上市公司达内教育集团(NASDAQ:TEDU)宣布达成私有化协议。上达资本、KKR、新东方、高榕资本及创始人兼董事长韩少云为买方团成员,其中韩少云持有公司31.61%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达内教育集团将与Kidarena Merger Sub合并,并成为Kidedu Holdings Limited的全资子公司,私有化协议正式达成。


老牌IT,数个第一

 

1、最早抓住政策红利,借势1999年起实施的高校扩招,抓住大学生群体

 

2002年成立的达内并不是最早的IT培训机构,此时北大青鸟风头强劲,资金雄厚,已经占据了IT培训龙头,达内通过错位竞争,不但存活下来,还完成逆转。

 

众所周知,北大青鸟的定位是面向高考落榜生的培训,旨在将这一群体培养成IT白领。而达内创始人韩少云则最先看到了“帮大学生就业”这一趋势,最快抓住了一批即将进入就业市场却又迷茫的年轻一代。

 

开局很顺,首年招生500人,营收500万。

 

2、创新研发首个O2O远程教学,破解师资难题

 

2003年,达内一举拿下了IDG 50万美元的投资,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笔风险投资。

 

紧接着,达内加速扩张,在上海、广州建立分校。2005年,达内下沉二线,想把学校开到南京、杭州,结果发现师资供给成了掣肘。

 

为了突破这一难题,达内创新研发了行业首个O2O远程教学模式。也是在这一创新举措下,O2O成为了达内业务规模增长的技术引擎。

 

3、开创首个“培训贷”——零首付,先就业再付款,是利器,也是隐患

 

“从2006年开始,我们发现达内的60%的学生来自农村,或不富裕的家庭,当时学费是13800,并不低,我们就提出先付3800,剩下的找到工作后每月还1000。”

 

“先学习,后付款”在短期内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达内的口碑,带来招生红利。以致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IT行业大量裁员,岗位需求减少,大批IT机构资金链断裂被市场淘汰,达内却闯了过来,并逆袭而上,成为IT行业龙头,也成为众多成人教育企业的仿效对象。

 

“偏偏来了偏偏,但是有了但是”,时间一长,应收账款越来越多,呆账坏账也越来越多,韩少云称之为“战略性失误”,却最终一步错步步错。


4、国内第一只在美上市的教育中概股,国内IT培训第一股

 

2011-2013年,是达内狂飙猛进的高潮之时。2011年,达内推出Android课程,2012年推出iOS课程,2013年达内营收6亿元,此时北大青鸟尚不足3亿,借助这番营收规模大爆发,达内于2014年成功登陆美股。

 

IT行业热得快,冷得也快。2016年,IT培训行业遭遇了一次生死存亡的大洗牌,2011年才兴起的Android、iOS培训,到了2017年已变得无人问津,“不是我们不招了,而是用户不学了”。

 

亏损泥沼,口碑危局

 

1、5年收入虚高7-9亿

 

2019年4月至10月,达内科技的独审会聘请K&E律师事务所为独立法律顾问、德勤金融资讯服务公司为法务会计专家,对达内的历年报表,展开独立调查,调查显示达内公布的财政报表至少存在四方面问题:

 

1. 收入不准确。独审会发现,达内科技内部CRM系统的学员账户「不正确」,存在过早确认学费收入、学员退款会计处理不当的问题,涉嫌故意夸大收入;

2. 成本费用不正确、不正常。独审会发现,在培训贷的操作过程中,达内违规向第三方提供资金、为学员的贷款提供担保,收取没有适当文件支持的不当费用;

3. 利益冲突和关联交易。独审会发现,达内与员工或员工家人实际控制的商业机构存在业务往来,涉嫌利益输送;

4. 干预外部审计。独审会发现,在某些时期,某些达内员工存在蓄意干扰外部审计的情况。


结果表明:2014-18财年,达内科技的财报错报总额高达7-9亿元人民币,约占报告期内总收入的8.5-11.5%。

 

此外,在接受独审会调查期间,达内2018年年报及2019年Q1季报都未能上交,违反纳斯达克上市条件,收到警示公函,由此退市传闻不绝于耳。

 

2、20亿营收,市值却只有4000万美元


上市五年之际,达内正赶上国内IT培训行业日益饱和、过剩的危机,再加上转型动作迟缓,遭遇一场“大败局”。 


2014-16财年,达内的营收、净利润一直保持正向增长,但在2017财年,却出现大幅度的下滑,净利润1.85亿元,与2016财年2.4亿元相比,锐减5700万元。及至2018财年,表现更为惨淡,尽管净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13.5%,净利润却从2017财年的1.85亿元变为巨亏6亿元。



图片 达内科技股价走势  数据来源:雪球


在资本市场上,达内的股价也一路下跌,跌幅之大让人震惊。2018年,达内股价下跌60%,由均价18美元跌至不足7美元,市值由10亿美元,跌至不足5亿美元。

 

进入2019年,达内市值更是加速下跌,从2018年的7美元,跌至2019年10月底的最低0.7美元,市值不足编程猫、小码王的零头。达内董事会独审会的调查让境况变得更为糟糕,在调查结果即将公布的7-9月,达内的市值又缩水了70%。 

 

3、“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

 

正如前文提到的达内开创首个“培训贷”,前期利好,长此以往,祸象毕露。

 

对达内而言,借出的账款收不回来,假账坏账导致财政瘫痪。而在许多用户看来,这无忧学习的方案竟是一场骗局。

 

以下为达内被投诉的数据截图。

 

图片 

数据来源:黑猫投诉

 

图片

数据来源:21cn聚投诉

 

此外,独审会内部调查指出,灰色地带的培训贷涉嫌违规,达内通过担保、放贷等形式获取不当收益。


少儿编程,扭转危机?


文章来源:教培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教培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eduguancha01)。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教培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教培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jp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教培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