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布置作业将成历史?教育部一发文,教育App抖三抖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针对中小学生上学是否可以携带手机、老师是否可以使用手机布置作业等问题作出明确要求。《通知》强调:
● 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 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
● 学校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 老师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此前,一条吐槽中学生假期作业安排的微博收获了47.9万的点赞和8万转发。
该条微博内容中提到,放假期间,自己的弟弟学的九门功课都分别设有微信群,群里每天发布需要完成的作业内容,当天发布当天完成,无法提前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划作业进度。而且数学作业有一项需要在一款手机App上做闯关游戏,使用体验很差。此外,每天的任务完成后都要拍照上传,证明已经完成。
这样的安排让老师、家长和孩子都无比疲惫。从全年无休的“家长群”,到发布任务的微信作业群,再到直接针对作业需求开发的教育App,不知道手机到底是把求学的过程变得更便捷还是更复杂了。
但确定的是,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企业将目光投向这一需求。例如「一起作业」、「猿题库」、「小盒老师」等。
这类应用可以让老师随时在手机上批改作业,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等功能得到试卷评分、班级平均分、易错题目等分析结果。而对于学生来说,用手机做作业新鲜有趣,App中设定的小游戏和奖励也提高了孩子的使用兴趣。
因此,从大概2017年起,用手机布置作业、交作业的风潮就逐渐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学校蔓延开来。
图:一起作业老师版的页面
而近年来,由于App中游戏、奖励、社交等要素过多,且交作业形式过于死板,使用体验难以保证(部分数学符号输入不便,还不如手写来得快)等,作业App的不便也逐渐显露出来。同时,作业微信群的轰炸虽然麻木了孩子,却让在工作群耗尽耐心的家长更加愤怒。
此外,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对青少年儿童的视力也有很大伤害。因此,早在2019年,浙江省下发的《浙江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便明确提出“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严禁使用APP布置作业,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如今,教育部下发通知,将开展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并明确表示“老师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无疑让势头正盛的to G教育App开发商们心头一颤。
而在这之后,那些支配学生假期的作业App不知会不会一边“颤抖”一边被无情地丢进“垃圾箱”。
以下为通知原文:
教培行业观察致力于
最前沿的教育趋势、方法论、经典案例解读。
如果您的项目寻求报道,
或是想要爆料和投稿
添加教培君(微信号):eduguancha01
没看够?加入教培君核心群
直接开聊
文章来源:
版权声明:转载教培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eduguancha01)。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教培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教培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jp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教培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2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