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提出培养孩子“阳刚之气”,增加幼儿园男幼师有用吗?
近日,教育部在给《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的复函中提出,将在加强体育教师配备、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和加大相关问题的研究四个方面进行改变,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
教育部在函件中表示,将从加强体育教师配备、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及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研究等方面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并提出“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加大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素质能力的同时,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形式,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继续通过多种渠道新增体育教师。
该复函经报道后引出了“是否有必要加强培养青少年‘阳刚之气’”的话题,网友们对此展开激烈讨论。
什么是“阳刚之气”?
央视新闻发表评论,男性在风度、气概、体魄等方面表现出刚强之气,是一种美,但阳刚之气并不等于简单的“行为男性化”。教育不只是培养“男人”“女人”,更应注重培养人的担当和责任感。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让身体和心智一并健康成长,才是最该被关注的。
对于培养“阳刚之气”,有网友表示阳刚之气与外表无关,关键在于担当,女性也可以阳刚;也有网友认为过度关注此问题没有必要,刻意培养属于矫枉过正的表现。
来源:微博评论截图
还有媒体发起了“是否有必要培养男孩子阳刚之气”以及“是什么原因造成当代男孩气质趋于文弱”的投票。大多数参与者都将票投给了“有必要”和“大环境下审美偏向出现问题”的选项。
从对该事件的讨论也可看出,大部分人仍然认为“阳刚”和“阴柔”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的特性,男性“不阳刚”是很多人无法容忍的现象。
学校教改培养“阳刚之气”
实际上,在“阳刚气”引发热议的背后,各地许多学校早已开始实施教育改革。
2016年,江苏南京南师附中新城初中调查发现男生阳刚气不足,学习成绩和运动很多不如女生,开设了“男孩教育活动班”。设置包括体能训练课程、实验操作课程、团队拓展类、外出参观访学和口才训练的五大课程。
2018年,浙江杭州经济开发区金沙湖地区的景苑中学开设了攀岩课,校长江志明解释:“现在男孩子都太文弱了,需要阳刚气的运动。女生也需要培养勇敢坚毅的品质,为学生发展 ‘补钙’。”
同样,“阳刚气”问题在幼儿教育方面的讨论也从未停止过。
先前,受待遇、偏见等因素影响,男幼师一直是幼教行业的稀缺资源。随着社会发展、教育理念的改变,许多幼儿家长开始认为,学前教育阶段对孩子性格秉性的养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男性幼师对于孩子性格、责任感等方面的塑造与培养更是具有一定优势。故而近年来,家长们对男幼师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全国政协委员雷鸣强就曾向全国两会提交一件《“阳刚教育”呼唤高度关爱大力培育男幼师》的提案,呼吁大力培育男幼师。雷鸣强称,他在走访一些城市公办园和特色民办园时发现,很多地方在积极引进男幼师,开展“阳刚教育”,让男幼师带来阳刚之气。
但也有许多人纷纷为女幼师正名。在工作中,阳光活泼,性格坚韧又处事大方的女幼师也不少,仍然能够帮助培养小孩子坚强勇敢的性格。
也有网友评论表示,那么多爸爸都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所谓的“阳刚”,一群小朋友分享一个男幼师,就可以做到吗?
教培行业观察致力于
最前沿的教育趋势、方法论、经典案例解读。
如果您的项目寻求报道,
或是想要爆料和投稿
添加教培君(微信号):eduguancha01
没看够?加入教培君核心群
直接开聊
文章来源:
版权声明:转载教培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eduguancha01)。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教培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教培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jp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教培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2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