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教育集体暴涨最高30%,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时的股价暴涨并不能代表什么,想要领跑市场,还需要做好内功。
作者 | 大橙子
11月12日,港股教育概念股实现一次大规模集体暴涨行情。其中天利教育最高涨幅超过30%,成实外教涨幅超过20%,睿见教育、希望教育等均涨逾15%,枫叶教育、民生教育、思考乐教育、新高教集团等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大幅增长。
由于这批暴涨行情中受益者主要为民办学校机构。为此,很多人也都把此次集体股价上涨归结为最近接连颁发的民办教育利好政策关联起来。
01
民办学校迎来政策春天?
民办教育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处于重要地位:无论是孔子的私学、宋代的书院、还是近代的教会学校,都起过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学校也一直公办学校的重要补充。1987年7月,国务院转发了《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第一次明确了民办教育的性质和地位:“社会力量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办学的补充。”
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民办教育有了显著的恢复和发展。到1991年,仅民办高校(非学历)就达到450所。
后来,为了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管,2018年8月监管层发布《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从中透露更加鼓励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发展。此外,还明确提出:实施集团化办学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加盟连锁、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非营利性民办学校。
直到近日,教育部11月10日披露的《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379号(教育类343号)提案答复的函》(以下简称“回复函”)。回复函再次强调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导向,从民办学校过渡期管理,规范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关联交易,公平对待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完善民办学校法律政策体系,简化举办者变更相关审批手续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紧接着该回复发布的第二天,也就是11月1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拟同意21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再次利好民办高校。这21所中包含中教控股旗下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拟转设为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转设为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以及中汇集团旗下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转设为广州华商学院。
截至目前,教育部在2020年已同意33所独立学院转设(其中 29 所转设为民办、4所转设为公办),相较2019年全年的7所,加速转设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转设后具有多重利好,助力优质民办高校良性发展。
1)减少管理费支出、提升盈利水平。南方翻译学院/松田学院/华商学院每年需向对应公办学校支付的管理费分别约为学费收入的8%/18%/13%,完成转设有望从长期提升民办高教集团的整体盈利水平;
2)自主办学空间提升,打破发展瓶颈:离开大校束缚后独立学院有望获得更充裕的学额以及申办更高层次办学;
3)优胜劣汰龙头凸显,办学实力获认可。转设评估软硬件标准均较高,可通过教育部评估院校办学实力得到官方认证,自身即具备更优发展前景。
不过目前国家对于外延式并购问题还没有明确建议。据了解,外延并购是民办教育学校相当重要的扩规模措施。虽然目前非学前教育的民办学校并购如火如荼,并未受到政策实质性影响,但本次的回复函并未就此问题表明态度。
02
打铁还需自身硬
一时间的股价上涨并不能说明什么,毕竟政策利好的整个行业,真正能在行业中脱颖而出,需要拿出高教育质量带来的好业绩。
今年以来,稳就业政策频出。
先是专升本计划扩招32.2万人,专升本比例预计达9.2%,较历史5%以内有显著提升;后有政府工作报告支出高职院校今明两年在去年扩招100万基础上进一步扩招200万人,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政策利好,分分钟给民办高校们带来巨大生源流量。
比如,就在昨天,民生教育公告出截至2020年11月11日的在校生总人数情况:2020/2021学年(截至2020年11月11日)集团校园教育(不含在线教育)在校生总人数93,260人,较2019/2020学年(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团校园教育在校生总人数82,786人增加10,474人,增长了12.7%。
据了解民生教育集团有限公司(“民生教育”)创立于1998年,在中国重庆、内蒙古、山东、香港以及新加坡和澳大利亚投资了多所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及中学,并正在安徽和河北扩展学校网络。2017年3月,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是首家上市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集团。目前处于民办高校里的第二梯队,市值为48亿港元。
不仅民生教育,根据华西证券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我们看到包括中教控股、宇华教育、希望教育在内的多家民办高教集团都实现在校生人数的大幅增长。
比如业务包含:幼儿园、K12、大学业务的宇华教育,在校生人数增长了49%,希望教育招生数据更加亮眼,达到了63%的增长。
从营收上来看,上图各家也都有了突破性进步。1999年成立的老牌民办高教中教控股营收增长了51%,宇华教育营收增长了44%。
当然,无论是学生人数激增还是营收的大涨,背后都包含着尚未有明确政策解析的外延式并购。
比如中教控股2017年上市后,就开启了大规模的买买买行动,用资本换取时间,抢夺更多的市场。据统计,从2017年到2020年,中教控股控股了多达8家的专本科类学校。希望教育更是从2011年就开始并购之路,截止到2020年,有10所学校被收入麾下,完成控股。还有1家轻资产职教公司世纪鼎利公司29.76%的股权。
综上所述,股价暴涨的背后是国家稳就业、促增长的宏观政策利好。除此之外,要想在高手众多的民办学校中脱颖而出,还需要优质的教学内容,高效的运营体系,高水准的外延并购标的。
教培行业观察致力于
最前沿的教育趋势、方法论、经典案例解读。
如果您的项目寻求报道,
或是想要爆料和投稿
添加教培君(微信号):eduguancha01
没看够?加入教培君核心群
直接开聊
文章来源:教培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教培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eduguancha01)。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教培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教培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jp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教培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2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