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 教育部: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超8成

    12月21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介绍,经过不懈努力,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学科类培训大幅压减,目前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3.8%,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4.1%。留下的培训机构一部分转为非营利性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不适合转非的将被进一步注销。

    2021-12-21 17:34
  • 美吉姆:实控人解直锟因病逝世

    大连美吉姆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公告称,美吉姆董事会于2021年12月18日收到其实际控制人解直锟家属的通知, 解直锟于2021年12月18日因病逝世。

    目前,美吉姆生产经营活动保持稳定并正常进行。

    2021-12-21 17:33
  • 瑞思教育将于年底前完成境内业务与上市公司、境外资本剥离

    12月1日晚,瑞思教育发布公告称,为更好落实“双减”意见,保证境内培训业务可持续稳定运营,以瑞思体系内管理运营团队为代表的买方与瑞思教育上市公司签署收购协议,由买方收购瑞思教育上市公司境内全部资产。本次交易预计于2021年底前完成。

    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境内运营主体均为内资,以此实现瑞思教育境内业务与上市公司、境外资本剥离。

    2021-12-02 15:46
  •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全体取得行政执法证!依法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

    教育部官网消息,11月30日,教育部举行颁证仪式,为教育部机关首批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执法证的人员颁发证件。教育部机关共68人取得执法证,其中,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的全体同志取得了执法证。


    教育部实现了持证执法人员“零”的突破。这对加强教育系统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特别是落实“双减”工作要求,依法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2021-12-01 17:56
  • 教育部: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

    今天(8月3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秋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情况。目前,除个别地方暂缓开学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将于9月1号安全正常开学。同时,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教育部要求,要下大力气做强做优校内教育,切实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

    会上通报,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


    2021-08-30 16:50

 教培行业观察

河北一幼儿园疑因给孩子吃腐烂食物被立案调查,幼儿园食品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产业

教培行业观察

阅读数: 1689

( 0 )

( 0 )

( 0 )

2020-11-11 12:55

image.png

11月10日,河北张家口宣化区滨河幼儿园被家长举报给孩子吃过期发臭的食品造成孩子呕吐腹泻,当地教育、市场监管、公安和卫健局等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幼儿园调查此事。

 

据西安商报旋涡视频官博发布的视频,几位家长无意间得知10月份有很多孩子都出现了呕吐、腹泻等症状,于是想要进幼儿园进行调查,但园方不允许家长进入。随后家长发现了几个黑色的袋子,视频显示,现场的黑色塑料袋中装着腐坏的肉馅、蔬菜,在一个装有厨余垃圾的袋子中,家长们发现了庆大霉素,于是怀疑园方是否给孩子吃过期腐坏的食物并用药物给孩子止泻。


image.png

(图片来源:网络视频截图)


次日,宣化区委宣传部发布了情况通报,表示对于家长反映的“垃圾袋中的变质肉馅”和腐烂菜品,经初步调查,为食堂日常工作中清理的餐厨废弃物。依据幼儿园11月10日出勤记录,全园除3名幼儿因身体不适请假外,其他幼儿均正常入园。

 

而关于家长在垃圾袋中发现药品包装袋问题,公安人员通过调取监控,确定为食堂职工王某服用过的药物包装袋。王某近期因胃痛到诊所诊断为胃炎,购买了“庆大霉素”等3种药物,11月7日开始服用。11月10日,将药物带入幼儿园,于上午9点服用,服用后将药物包装袋丢弃到食堂垃圾桶,并非食堂工作人员在幼儿食物中添加药物。

 

不过对于孩子之前纷纷出现不适的原因,目前尚未查清。

 

幼儿园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很多家长心里紧绷着的一根弦。今年10月份,河南省就出现了一起被坐实的幼儿园食物中毒事件。


10月19日,河南周口,鹿邑县唐集乡中心幼儿园多名学生因午饭后呕吐不适,被紧急送进医院。次日,鹿邑县委宣传部发布通报,公安、市场监管、卫健等多部门开展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排除人为故意原因,初步推测为一家馍店的馒头在加工过程中,因受到机械本身的机油渗漏污染,导致学生食用后中毒。


无独有偶,去年9月20日东莞市凤岗大运城邦蒙田幼儿园当值厨师因午点制作过程不规范,导致园内百名儿童食物中毒。12月10日,东莞市场监管局将其列入2019年1-11月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信息表,其中包括该幼儿园与其合作餐饮公司。

 

根据公示,该该幼儿园的法定负责人、合作餐饮公司深圳市迈思豪餐饮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及其主管均被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并于5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东莞市市场监管局共没收违法所得12942元,罚款达40余万。

 

大多数幼儿园都有固定的食材供应商提供食材和水果等,再由食堂的工作人员进行餐饮的加工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监督把关。但很多工作人员缺乏食品安全意识,操作不规范,无意中造成很多安全风险。

 

1. 食品未留样

 

很多家长的举报事后都无法得到满意的调查结果,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很多幼儿园食品安全制度不健全,没有对每天的食物用专用容器进行冷藏以备检验,事情过后,往往无据可查,事后也很难确定是在采购、运输和加工的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为后续的食品监控带来很大困难。

 

2. 食堂人员操作不规范、食品安全知识匮乏

 

据新京报报道,2018年1月份,河北省灵寿县一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记者从灵寿县委宣传部了解到,初步确定为幼儿园食堂工作人员误将亚硝酸盐当做食盐使用导致,症状明显患儿13名,所幸均无生命危险,但仍是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足以为园方的食堂管理敲响警钟。

 

许多工作人员并没有经过培训,只是按照在家做饭的习惯凭经验工作。更换工作服、消毒洗手这样的流程也不严格遵守,很容易出现集体食物中毒或爆发传染性疾病。今年多所高校、幼儿园都出现诺如病毒感染事件,食堂环境也需要严格把关。

 

不管怎样,幼儿群体目前尚无自我保护能力,若真想从源头治理幼儿园食品问题,还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学校培训、市场监管等多方面努力。



没看够?加入早幼教核心群,直接开聊!


幼教二维码.png


群满了?加小编微信

回复“早幼教”关键词,拉您进群

微信图片_20201027110008.jpg


文章来源:幼教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教培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eduguancha01)。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教培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教培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jp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教培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