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精细化运营的第一篇文章,主要讲在获客成本持续翻番,BAT把控流量源头的教育市场下,如何构建自己的私域流量,如何巧妙利用线上线下各自的优势,进行全渠道布局。


作者 | 大橙子
门槛低,小散乱一直是教育行业的标签。而进入2020年以来,随着教育行业的整体生存环境变差,学生和家长将逐渐向具有品牌效应的头部机构靠拢,大量中小机构迎来倒闭潮。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9月7日,全国范围内培训行业吊销注销企业数量为7.06万家,相当于平均每天都有超过254家培训机构消失在大街小巷。
如何更加有效运营品牌、低成本获客、有效串联招生、教学、课后辅导等流程,成为摆在每一家教育机构的课题。
精细化运营的时代正在到来。
本文是精细化运营的第一篇文章,主要讲在获客成本持续翻番,BAT把控流量源头的教育市场下,如何构建自己的私域流量,如何巧妙利用线上线下各自的优势,进行全渠道布局。
不管何时,当你走进一家购物中心,迎接你的永远是笑容满面的地推人员。在经历了美甲、生鲜等一波又一波的风口之后,当下的地推人员们卖的最多的是教育课程。
不管买不买,先给你或者你家(亲戚家)孩子送上一些小礼物:气球、玩具、文具不等。然后再登记个联系方式就算妥了。个别礼物更贵重的会要求下个APP注册一下。
作为地推员的小赵,目前接的最多的是早教类的单子。他介绍,每天他在购物中心待8个小时左右,碰上周末运气好的时候,能收集上百个用户的信息。不管拿到礼物后家长写的手机号是否真实,按照手机号数量给他提成。

小赵所服务的客户采用的是最常见的教育机构获客的方式之一:
表单收集-填写号码-销售跟进-订单成交-社交裂变/拼团。小赵所完成的是前面两个流程,至于后面的销售能否完成订单,新用户下单后是否能转介绍新的客户,都不是他需要操心的问题了。
除了上述方式,目前教育机构比较典型的获客方式还包括以下三种:
1)试听课 / 小课推送 - 注册激活 - 试听体验 - 正价课购买 - 社交裂变 / 拼团
这种方式先通过广告投放让用户对试听课产生兴趣,然后通过试听课的美好体验,达到向正价课的转变。后面再进行裂变。2)公众号关注 - 试听课 / 小课购买 - 试听体验 - 正价课购买 - 社交裂变 / 拼团通过线上或者线下投放,让用户扫码关注公众号,进入试听课环节,进而实现正价课转化。3)APP 下载 - 注册激活 - 试听体验 - 正价课直购 - 社交裂变 / 拼团通过前期广告投放,让用户直接下载对应的APP,但依然要通过试听课一环,再进入到正价课系列。目前低价体验课,似乎已经成为了全行业的标配。但由于前面广告渠道分散、传播过程中很难做定向成本管控,后期效果评估也难规划,造成资源浪费。并且后期转化过程中,教育机构很难做到千人前面精准沟通,造成转化差,综合获客成本居高不下。根据明略数据分析,目前免费课单个流量获客成本为70元到120元不等;常见的9元体验课单个流量获客成本200元至350元不等;常规正价课程单个流量获客成本为2000元至 3000元不等。随着流量红利消失,目前线上获客成本相较两年大约翻了两番。目前国内大部分教育机构的线上流量都比较依赖搜索引擎、关键词、应用市场等渠道。但是这些公域流量很难被企业真正拥有,只能不断购买以换取新用户。因此,围绕目标用户群、潜在用户群、已经服务的用户群,进行私域流量的打造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企业试图在BAT之外,挖掘出一条自己的流量池。比如,跟谁学,其获客成本较低的公开说法是:利用早期微信的流量红利,旗下八个主体公司拥有97个认证公众号,预估活跃粉丝超过850万,这就是跟谁学的私域流量池。作为教育机构如何构建自己的流量池,市面上通常流行2套解决方案:1、 充分整合公域流量营销过程中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进行营销策略优化,可以提升公域转私域的效率。利用LOOK A LIKE 模型搭配数字化广告提升获客拉新能力,不断向私域流量池导入。2、 对私域流量的客户群体进一步分析和识别,聚焦目标客户群的标签,指导优化公域流量的投放策略,进一步提升投放效果。这里尤其要提及的是,打造私域流量的同时,还要做线上线下全渠道的布局。因为,经过十多年的验证,不管是线上教育还是线下教育都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未来一定是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模式。这里的融合不仅仅是线下到线上,而是将在前端获客、线下线上的教学、后端服务等所有触点的数据进行打通,实现全场景、个性化的学习闭环。目标是最大化用户生命周期价值,优化整个学习体验。根据对恩亿科方面研究解读,OMO融合在招生环节主要包含5大方式:即每一名员工都是流量入口。建立人即服务的全员营销体系。这种方式对于体量不大的教育机构也是很友好的,不需要大量资金,只要提供便捷的沟通渠道和互动平台,打造合适的激励机制即可。这种方式甚至可以从员工延伸到老用户,统一纳入到营销体系中来。通过线上微信、广告投放、等多触点的用户数据沉淀,加以分析,将高质量的用户引流到客单价更高的线下校区购课。同时个性化推荐给用户课程,提升销售转化。通过进店吸引,让用户进入到门店内,然后通过智能交互系统,与客户建立沟通,这些数据都会沉淀在数据中台。即使进店时没有产生交易,后续通过信息推送、课程推荐等,持续激活用户,实现线下向线上销售转化。未来,每一家线下体验店都可以建设这样一套智能交互系统。通过对已购买人群的洞察分析,找到更多类似的人群,然后通过平台、媒体等方式增加在公域和私域流量的触达。开展本地化营销,吸引线上消费者进入到线下校区体验。企业通过线上数字化商城实现私域课程的展示。个性化推荐和售卖的同时,可对运营中产生的私域数据进行收集和管理。通过对这些流量在线习惯、广告行为、浏览行为、购物路径、历史消费偏好、物流习惯等数据进行匹配和应用,实现私域流量的线下联动和转化。当然不同机构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据IT桔子数据统计,截止到6月29日, 2020 年上半年中国教育行业一级市场共发生 112 起投资事件(其中包括2019年底投资交割置后披露的项目),交易数量环比下降 32%,同比下滑 45%,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已连续下跌。整体来看,中小机构面临融资难度加大的生存难题,而大型教育机构之间也竞争激烈,面临估值下降困境。这就意味着,精细化运营成为教育机构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教育精细化运营时代已来。备注:文中部分内容参考自:《教育行业营销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教培行业观察致力于
最前沿的教育趋势、方法论、经典案例解读。
如果您的项目寻求报道,
或是想要爆料和投稿
添加教培君(微信号):eduguancha01
没看够?加入教培君核心群
直接开聊

文章来源:教培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教培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eduguancha01)。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教培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教培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